从鹰翼门看特斯拉 Model X 的野心_车家号_发现车生活_汽车之家

  对特斯拉稍微有些了解的大概都知道,特斯拉有个三步战略,第一步小批量高端车,第二步是扩大花钱的那群人的中端车,第三步是面向大众的低端车。Model X 就属于特斯拉战略中的第二步,很重要的承前启后的角色。

  在 Model X 之前,特斯拉已经成功地用跑车吸引了富人们的注意。高性能的操控与加速,流畅的跑车曲线,存在竞争力的电池续航能力,和吸引人的环保光环。

  看看特斯拉在这一步的战略重点,是扩大人群影响力。这个人群影响力有两个方面,一种原因是价格更低,让更多的人可以消费。另一方面,是这辆车可以服务更多的人,不仅服务于驾驶者,还服务于乘客。

  这是一款家庭用车,可能是5-7人座,比原来的座椅要多,有足够的空间和舒适性,进出也要便利,有大的存储空间。另一方面,电动的,性能要好,也要长得好看。

  这可能会让人马上联想到,这款车要有 MPV 的空间,来满足多人空间的需求;有 SUV 的外形,来满足好看的需求;有运动轿车的性能,来满足操控的需求。

  没错,Elon Musk 第一次介绍 Model X 时就是这么说的,它结合了 minivan (欧美称迷你厢式车,也就是国内的MPV)的实用性,奥迪 Q7 的风格,和运动轿车的性能。Model X 把这几种不同车型的优势放在了同一辆车上。

  Model X 把这几种不同车型的优势放在了同一辆车上,同时,也带来了它们之间的问题。

  这么多车型特点融合在一起,Model X 是如何来解决有极大几率会出现的矛盾与冲突?

  抛开动力性能暂时不谈,来看看空间与外形的矛盾,也就是 MPV 与 SUV 的矛盾。

  类似 Q7 的外形,若使用普通的车门,就跟一般的 SUV 没什么分别,开启角度有限。太俗气,不能忍。

  如果使用滑动门,门的开启角度变大了,但要有一定的横向距离来安装滑动门轨道,就很容易长成 MPV 的样子。丑,不能忍。

  在这种碰撞中,鹰翼门出现了。它是一个真正的创新产品,有专利,后面会讲到。它解决了上面的问题,同时带来了更有趣的功能。当然,它还很酷炫!

  鸥翼门在车门和车身的链接处有一副铰链,车门在开启的过程中是有一个固定的转动轴,用马斯克的话说是向外(out)打开。

  而鹰翼门在弯折处增加了一副铰链,车门打开时,在垂直上升的过程中向外一点点打开,马斯克解释为向上(up)打开。这样设计的最大好处是,车门弯折处的角度是可以变化的。通过配置的超声波传感器,在狭窄拥挤的空间里还能够准确的通过判断,灵活躲避开障碍。

  鹰翼门打开后的最低高度有1.83米。普通身高的人站在鹰翼门下,不需要弯腰。雨雪天气进出车门时,还可以有效的预防雨雪落在人身上。

  第二排座椅有滑动轨道,可以按下按钮,座椅向前滑动,调整靠背向前折叠,十分便捷的进出第三排。这对乘客来说变得轻松多了。

  它使用电动控制,中控大屏点击图标,或者按压车钥匙上的相应按钮实现开关控制,同时车门也可以手动打开。在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,如果车顶被压住了,双铰链系统允许车门下部能被开启,为后排乘客提供逃生出路。

  特斯拉还为鹰翼门申请了专利,在这份 2012 年 9 月 14 日签发的专利文件里,能够正常的看到车门打开过程中的角度变化。

  1. 寻求突破,不是把汽油机改成电动机就算了,而是在车身设计上也在追求创新;

  在一次采访中,主持人总结特斯拉造车的三个特点,科技,时尚,和商业。也就是特斯拉做一辆车,必不可少的点是这辆车有最先进的科技功能,好看时尚的设计,同时在商业上是可实现的。

  特斯拉把原来豪华跑车上的设计进行改良,应用到家庭使用的车辆上,这是一个很值得赞赏的行为。同时,特斯拉也在慢慢扩大用户的影响面,实现走入家庭的目标。

  在北美特斯拉粉丝论坛上,一个爸爸展示了女儿手写的作业,说特斯拉是世界上最棒的车!影响下一代,传承到下一代,这应该是任何一个品牌都愿意看到的事情。

  在 2012 年的 2 月份,特斯拉就发布了 Model X,直到 2015年 9 月才开始第一批订单的交付。

  为 Model X 提供鹰翼门的供应商 Hoerbiger 被特斯拉起诉,起诉理由是公司已向 Hoerbiger 付款,供其开发 Model X 所使用的“鹰翼门”。但是在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,Hoerbiger 生产的原型品没有一个能达到特斯拉工程师的标准。

  在后来的访谈中,马斯克也谈到,下一次会多考虑研发工程师和采购财务部门的意见。

  但是我们大家可以从特斯拉在产品决策上的权重上看出,特斯拉有诚意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价格范围内最好的最先进的产品。这个诚意让我相信,特斯拉挖走保时捷电动跑车 Misson E 的内饰设计师,是会在 Model 3 的内饰设计上有所作为的。

看了这篇文章的人还看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