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门战役打了3天却没有统一的师级指挥九千人全军覆没

  金门战役是解放战争末期的一场登陆战,也是我军军史上最重要的一场登陆战。在金门战役之前,我军就没有进行过大型登陆战,而因为解放战争后期,我军连战连捷,即将解放全国,导致军心有所骄纵,为金门战役的惨败埋下了伏笔。

  1949年10月15日,新中国已经成立,但东南沿海战事并没结束,在15日当天,发动了厦门战役,再一次压缩了军防线,将战场焦点转移到了金门。金门是靠近大陆的一座重要岛屿,和厦门毗邻,金门易手,则是战场主动权的易手,若能够攻克金门,将直接威胁到台湾。

  但我军当时并不具备登陆作战的实力,金门战役自10月17日开始准备,直到24日晚才发动,但战前准备并没有做足,只是勉强发起了战役。

  金门战役总共有三个团参战,打了三天时间,最后的结果是我军三个团全军覆没,金门依然在军手中,而金门战役也成为了解放战争末期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战役。

  金门战役的失利,首先是战前准备不足,刚刚占领东南,民心还没有彻底归附,由于没群众支持,我军对金门海域并不了解,临时征调了一批内陆船作为登陆船,这是这场战役失败的最主要原因。

  内陆船的船底是平的,在海中运行极容易搁浅,10月24日夜里,我军第一批次的登陆部队,三个团的兵力乘着涨潮登陆金门。涨潮之后,海面上升,金门沙滩被海水没过,我军战士不懂潮涨潮落的规律,直接将船开到了沙滩上,等战士们全部下船开始作战的时候,才发现潮水已经落了下去,所有船只全部搁浅了,又因为是平底船,推都推不动,第二批次的登陆部队无船可渡,第一批次的三个团完全成为了一支孤军。

  而更为要命的是,我军244团登陆之后,就遭遇了国军战车,这次遭遇完全是巧合,国军战车在进行演习的时候,在龙口发生故障,导致战车滞留在了垄口,而244团登陆就直接撞在了国军战车的枪口上,船只被击毁,连返回的可能性都没有。

  另外两个团,251团和253团分别在古宁头和湖尾成功登陆,如果忽略掉244团的遭遇,这次登陆作战到目前为止还是顺利的,至少可以证明,我军有抢滩登陆的能力。可是船只的搁浅就是难以遮掩的失误,251团和253团乘坐的船只虽然没有被炸毁,但几乎全部搁浅,随后就遭遇了国军的轰炸,两个团的后路也被截断,至此,三个团均成为了孤军,准备第二批次登陆的部队,只能望洋兴叹。

  在进攻过程中,244团由于遭遇战车攻击,损失最为惨重,但另外两个团先后登陆成功,损失并不大。在随后的战斗中,244团突破战车封锁,占据了双乳山,和军展开了拉锯战,253团占据了观音山,251团冲到了古宁头。但三个团都遭到了军的激烈反扑,而第二批次的迟迟找不到船只,只能看着三个团拼杀。

  到10月26日,三个团已经战斗了整整一天,246团团长孙云秀找到了不多的几条船只,带着四个连在湖尾登陆,但遭到了军少将师长伊俊警卫营的反击,伊俊亲自上场,其警卫营在战斗结束之后,只剩下一名指挥员,57名士兵,而我军的支援也被搅合。

  继246团支援之后,259团也由营长梅鹤年带着200骨干前去支援,这些都是我军精锐,但这些支援都是杯水车薪,对金门战役无法起到大作用。

  到26日午夜,我军登岛部队损失大半,到了弹尽粮绝的绝境,在27日,除了少数部队被俘,其余全部牺牲,到28日,金门战役正是结束,整个金门岛尸体遍地。而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,我军第二批次的部队望着金门战场,有劲没处使,悲愤地朝天放枪。

  在整个金门战役中,我军牺牲被俘团级干部十三人,最后返回大陆的只有两人,登陆作战的三个团,加上后续的支援部队以及民工9086人,其中大部分牺牲,近乎一个完整的师,这也是我军军史上第三次师级军事力量全军覆没的一次战役。

  整个金门战役,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计算好潮涨潮落,导致船只搁浅,第二批次的部队无法登陆,这是整个战役失败的最根本原因。但这样归咎并不能忽略我军在这次作战中,指挥方面的问题,整整三个团的部队参与登岛作战,打了整整三天,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师级指挥。

  我军登岛作战的三个团,完全都是各自为战,在三个地区分别登陆,中间没什么联系,也没什么统一指挥,而在遭遇船只搁浅被毁后,也没有积极靠拢,仍然在各自为战。毋庸置疑,登岛部队打得非常英勇,战士们在战损超过90%,孤立无援的情况下,也没有投降,但战士的英勇不能掩盖指挥的失误。

  在金门战役中,我军面对的师汤恩伯、胡琏等宿将,这些将领虽然在大陆屡屡被我军打败,但毋庸置疑其军事才华,面对这样的情况,我军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师级指挥,这是军事指挥上的重大失误。

  当然,金门战役并没改变整个解放战争的形势,虽然金门战役失败了,但我军整体上仍然取得了胜利,最后也成功解放了金门。

  只是金门虽然解放,但九千战士却永久埋骨金门,这是难以忘却的痛,导致这次战役失败的根本原因虽然是船只,但缺乏统一师级指挥,这是军事指挥上的错误,比起船只问题,更值得反思和铭记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
看了这篇文章的人还看了